『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还有这曲折呢?你公爹都去多久了,还惦记着家里呢,都是祖上有灵啊。
关家眼见着就兴旺起来了。
我家这个,唉,二郎到现在就俩儿,德昭九岁,德芳两岁,就这么两个,也不结实。”
杜太后愁容满面,说完还大大的叹了口气。
某些时候,杜太后给李冬儿的感觉很像她上辈子乡下的奶奶。
虽然两个人实际上差距很大。
杜太后诗书满腹,她奶奶就只是读过书的,赶上那个年代,被扫了盲,略认识一些字,不是睁眼瞎子。
但,做人的那种通透感以及老人特有的人生阅历加持的睿智,都是有的。
老人家通病之愁儿一万年,也跑不掉。
李冬儿便也愿意多跟杜太后聊几句,于是宽慰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保不齐还能再生呢。”
“唉,难,二郎跟王皇后多是三两句话,这朝上也忙,连后宫都不回。哪怕她有三分像你这样拎得清,二郎也不至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
李冬儿也听关老太太说了一些杜太后的抱怨,主要也是对王皇后。
对于赵匡胤的大后方,她也不想过多掺合。但还是想替王皇后说几句公道话。
“唉,青春年少,谁不愿与良人举案齐眉呢,可嫁人嫁人,说的是嫁家,把自己削平了,磨圆了,往郎君要想的娘子框框里塞。往婆家想要的媳妇框框里塞。有时候塞不进去,也是正常。”
哪怕在后世,婆媳问题也经常是婚姻里的大杀器,就李冬儿前世里就见证过好几对因为婆媳问题最后一拍两散的了。
其实根源也不是婆媳。嘀嗒小说网
只是这个婚嫁的模式。
几千年下来,婚嫁说是进步了,但也没真的进步到哪里去。
对于女人而言,大部分的女人嫁人的时候,嫁得不是单单一个人,就是嫁给一个家族,嫁给了一个自己一无所知或者只知道一些皮毛的家庭。
男人有自己的框架:有自己已经习惯的住所,有熟悉的父母家人,有已经形成习惯的生活方式。
第二百六十五章 杜家(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