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为什么称官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海为家’之意!

  万岁也是皇帝的另一个称呼,从汉朝时期开始就有了,唐朝那会,则天大帝还给加多了一个万字,是为万万岁。

  唐末藩镇割据之乱世,五十几年间,中原轮换五朝、八姓十三君。

  当时的人只要兵强马壮,就可以自立为王。

  于是天子圣人之称泛滥。这个位置时不时的换人,天子威仪受损,皇权衰落。

  民不知君为谁,更不知道自己国家是哪个。

  对于老百姓,多数还是自认唐人。

  今宋建后,你爹就觉得,天子,圣人,不过是高高在上之人,不知人间疾苦,虚无缥缈的很。

  他不愿做这等途具虚名之事,也相位老百姓做些实事。

  于是取了官家二字。

  意指你爹只是一个治理天下的人,顺应天意来掌管宋朝。并不是俯视苍生的高高在上的君王。”

  “所以,爹从来简朴。”赵德昭沉默半晌说道。

  “对,官家一贯朴素。而官家这个称呼看似与不事稼穑没有什么关系,实则却是作为一个官家最重要的东西。若官家是不事稼穑之人,不知一米一粟得来不易,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读书明智,是对的,只是不要读死书,死读书。

  多问问为什么,常怀求索之心。

  博士说君子不事稼穑,那为什么君子不事稼穑呢,他难道不吃饭,不五谷轮回,不穿衣?”

  李冬儿长长的皇帝称呼普及完,顿了一顿问道。

  “我问过,博士说,君子要读书,不适合把时间花费在别的事情上。”

  赵德昭答道

  “那君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增长知识,治理天下?”赵德昭有点犹豫的答道?

  “稼穑就不是知识么,圣人言四书五经是知识,稼穑之事也是知识。

  而不事稼穑不等于不懂稼穑,不知稼穑,不知不懂稼穑如何治理天下?

  粮食为国之根基,民之赖以为生,连粮食怎么种出来都不知道,怎么治理?

  虽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但有些知识也许你可以不精,但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为什么称官家(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