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冬儿细细地看了一遍手札的描写。
这里面还摘录了白居易诗的诗来形容——吴锦细软桂布密。
还有一些注释说这种桂管布的布质虽然略粗糙,但是比较厚重,冬天御寒很适宜。
而且因为这种布相对廉价,唐文宗还因此夸穿桂管布的官员廉洁。
只是始终没有说这个布的质地,是不是就是百分百的棉花织就,用得又是什么棉。
而且绿色的桂管布,岂不是说在唐时岭南这一片染色的工艺很过关?
面见皇帝时穿的衣裳怎么说都应该是相对品质不错,所以,织布工艺也不会太差。
推论下来,本地能织布,能染色,唯一需要研究的也就是棉花的种植了。
李冬儿开始回归靠谱。
两位吕蒙正带过来的黎人向导跟李大当家被请到了李冬儿跟前。李冬儿把十灰采来的棉花给他们展示了一下。
“这种花,琼崖是不是到处都有。”
“有,夫人,琼州有,山里也有,还有树上的。都是野生土长的。我们本地人叫蓬蓬棉。树上的叫木棉。”
黎人很快就给了回应。
“这两种大家都拿来织布,混着麻一起,就是去籽太费劲了,产不了多少。树上的好一些,可收集就费劲。”嘀嗒小说网
另外一个黎人也回道。
“怎么去籽,怎么织?”
李冬儿接着追问。
“就一颗颗地摘籽,从地上摘回来,就夫人这一篮子,就够一个人干一两天的了,这个功夫最大。
后面拉棉线还行,没有去籽费功夫。
熟手的话拉得又快又细,织布用的就是普通纺锤、纺车,织出来布厚重密实,没有什么疙疙瘩瘩,冬天挺挡风的。
手生的话,织出来的布看着就不密,做出来的衣裳不经穿。
也有拿来做被絮的,用小竹弓把去了籽的棉花弹松,懒一点的人家直接连籽都不去。过冬有这样的一床被子,就够了。”
另一个黎人说得很详细,还比了个一手掌的厚度。
李冬儿了了,除了种植,加一个去籽的难题要攻克,再加一个熟练
第五百六十六章 蓬蓬棉(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