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河道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几乎没有用了。嘀嗒小说网

  我想往东边改。”

  说实话,这玩意,李冬儿不懂。

  黄河水泛滥好像延续了整个封建王朝,哪怕到了后世,也是一项一直在治理的工程。

  “我不懂,我听着,你们议。”

  李冬儿光棍的坐回了座位上,拿起桌子上的果子就吃。

  看过赵匡胤的信之后,谢嘉上是查过挺多书的,她就当听众就好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宋国整体地势东高、北低,硬要引水往东边高处走。必不长久。

  西汉末年的张式曾说过~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

  向北改道则顺水势而为,防洪防灾。

  向东改道则重防线,以河界敌,但却是逆高而上,难长久。

  这事很难两全。”

  谢嘉上也觉得棘手,没有两全其美。

  “嘉姐儿也没有好办法?”

  赵德昭问道。

  “还没有两全之策,我跟舅母一起看的信,后来就去翻书了,前人有很多经验。我还需要一点时间再考虑清楚。”

  赵匡胤说的这个谢嘉上是知道的,三关边上全是各种布置,燕云没拿下,这怎么着也不能动。就算燕云拿下,在幽州外面再布防线也需要时间,这一算起码十年,防线才能初成。

  这大水不知道要发多少次。

  疲于奔命的救灾一年到头的发生也不是好事。

  官家这个位置,一点点天灾人祸,就会放大到得位不正的高度。

  “慢慢想吧,也急不来。”

  赵匡胤见谢嘉上眉头紧锁,安慰道。他也没想过李冬儿跟谢嘉上到了就能解决这事,就是找人说说。

  他最近发现,这有时候一些事情,他跟赵德昭聊一聊,就算赵德昭并没有提出什么可行的成章建制的法子建议,他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新的想法。

  “治黄必先治沙,阻止黄河泥沙下行,方是治水之本。官家也许兴许从这方面着手?”

  李冬儿想起一句,后世治理黄河,好

第四百六十六章 河道(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