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阿离把频频回望的赵匡胤塞进了马车,自己也爬了上去。
“二郎,走!”
“是,赵叔,离叔。”关二地在马车外应声,就扬起马鞭让马儿开始往前走。
阿赵匡胤撩了帘子看车外,阿离就直接跟马车外的关二地跟关三人聊天。
“你们天天看着,酒楼盖得怎么样!”
“挺好的,离叔,你不能来,我们两兄弟轮着来看,一天变一个样,石大匠说这里面的管道铺好了,外面弄起来,就特别快了,”
在哒哒哒的马蹄声里,四个人很快就到了樊楼附近。
赵匡胤跟阿离提前下了车,阿离之前每次来,都要被文官含沙射影的奏折里提那么一两句。
虽说不疼不痒的,但特别烦人。
干脆拿下了贺楼这片地之后,阿离就把整个酒楼的事交给了关二地跟关三人去办。自己再没出过面。
赵匡胤近期更是宫门都没出过。
直到关羽长要那个杀无赦的敕令,虽然赵匡胤觉得关家不是那样的人,阿离说的也是大实话,可这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
他想亲自去看看木石村的情况,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建哨岗。
在去木石村之前,京城里还有个李氏一手主导的贺楼。
贺楼大部分的事都是关家两个小郎君在操持。他也不太放心。
现在最基础的那部分算是完工了,他就打算来看看。后面的他想让枢密院的人接手,做些后面的打算。
几个对外的政策暗暗的走下去,不需要他自己带着军队出征。军费省出了很大的一笔,这汴京城,也得抓在自己手里。
阿离话糙理不糙,即使他表现得不置可否,但心里对晋王也有一百个不满。这才刚刚封王没多久,魏王老老实实的,就他一直蹦跶。
视这位置为囊中之物的表现让赵匡胤心里很是不快。
这城里唐冲给他养了一些见不得光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就是晋时常宴客。
各大酒楼,酒肆,勾栏瓦舍,到处都有晋王的身影。来往的人,世家有之,权贵有之,朝中大臣有之。
开封府尹一职在晋王身上,不出五年,这开封就能掌握在晋王的手里。即使自己长命,等昭哥儿长成再去,这京城重地也被晋王把得牢牢的。ŴŴŴ.mt1988.com
细思极恐。
这些天跟亲娘杜太后推心置腹的谈了几次,她也并不是就一定要晋王来承继大统。
她心里的顾虑是昭哥儿太软乎,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亲叔叔继位,起码能保太平度日。
所以亲娘是想着让晋王接了这位置,善待赵匡胤的子孙。以后要是昭哥儿能接得住,就再传回给昭哥儿,昭哥儿不行,就把这位子再给魏王,魏王将来再给到昭哥儿这边,保证这位置上坐上去的都是能稳住的成人。
免得主幼臣强,朝廷一旦被拖孤的重臣把住了,这天下万万没有姓赵的可能了。
现在两母子也算达成统一,就是再观望一二。
解决了大后方,赵匡胤就要开始开封城里的操作了。
探子都是底层小混混,闲汉,他们能进去的地方有限。
能传回来的消息有限,抓不到晋王的把柄他没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心里也过不去这个坎。
贺楼,贺楼才是他寄予众望的。
缓缓的走近贺楼的同时,赵匡胤也把周围尽收眼底。
“李氏选了个好地方!”
“嗯,关夫人有眼光!”阿离附议。
贺楼依着已经小有名气的樊楼而建。
而樊楼的所在,是东华门外的景明坊。
从皇城的左掖门出,经明德门,就到了东华门。
李冬儿给的图纸,是五栋三层小楼。
比现存的二层樊楼高出一层。
五栋小楼并非直接平地而起。
五代十国时期,黄河堤岸常年失修,时有冲垮堤坝之事发生,汴河因着是黄河支流,也经常满溢,登基的头一个月春讯后,开封城就有大批民居浸水。
关家当时也在京中,自然知道这水患的厉害,李冬儿的图纸就给整个地基加高了三层台阶。
东西南北中五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了(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