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本地黎人纺棉线很厉害,棉花弄成薄片,就拿一根小短棍把棉片卷成棉花捻子,具体形状很像大号的蚕茧。
然后从这个棉花捻子里抽一个头,接到纺车的空锭子上,一手摇纺车,另一只手一伸一拉的就可以抽出来一根均匀的棉线。
动作快的黎人,半个时辰就能纺满一个棉线穗子。
李冬儿自己上手去纺,不是轻了就是重了,一条线疙疙瘩瘩的,压根就没法用来织布。
荔枝以前就说过。李冬儿是一点都没点亮纺线技能,大郎小时候家里自己纺麻,别提了,那麻线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结,关一天穿着李冬儿织出来的麻布做的衣服,还要跟人家显摆他的衣裳独一无二——李冬儿忽悠儿子的。
到了后来才知道,真个儿是独一无二。。。
“好的,夫人。”
牡丹应下了,她纺线还成,铁钩子貌似一点都不妨碍她转动纺车,甚至也有点初步的想法,也许可以不止用一个纱锭。
“现在山里的人都知道去采了山里的棉花送过来,但来我们这边的做工的人还是少,做活的多是没成亲的小娘子,家里有老有小的来不了。
你可以学着咱们村里夏姑姑的做法。
收棉花捻子,收棉线,收成捆的棉线札,浆过的,蹬过的棉线什么,还有染色。
把整个织布前的每一步能拆分出去就拆分出去,让这些走不开的在家做了交过来,按着品质,我们或给钱或给粮食,让大家多个进项。”
李冬儿接着发散了一下,流水线作业始终是快很多的,这相对于做一件衣服来说,单一项操作反而会节省时间,熟练以后品质也会再上一层楼。
“是,夫人。”
牡丹应下了。
~~~~~~~~~~~~~~
把琼州的事安排妥当,李冬儿跟关羽长,九寿,加上李大当家,卓不凡还有一些当地的熟黎就出发了。mt1988.com
黎峒的这位首领姓黄,人称黄三娘。
路上晃悠了七天,一行人才抵达了黄三娘所在的
第五百七十七章 好几个娘亲(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