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喝茶的意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把我们的饭送到正屋!”

  “是,夫人。”

  “对了,一会做一锅水煮蛋!取熟了把蛋壳敲裂出花纹,取了这个一两茶叶加了酱油,盐,放灶上温着,明天早饭吃!”

  “是,夫人!”

  回到了正屋,用完迟来的午饭,旁边的小泥炉上烧着的水也开了。

  李冬儿去库房好一顿翻箱倒柜的才找出来一套九个的琉璃杯。

  这还是出京前赵匡胤的赏赐,据说价比千金。

  在李冬儿看来还赶不上后世早茶茶楼里泡大壶茶的那个透明塑料水壶剔透,于是一直压箱底,没有拿出来用。

  这会美美的绿茶叶苏出来了,还是要配合一下意境。

  “小喜子,来,把这些,这些,全部移到院子里,桂花树下面的石桌那里。”李冬儿东西都拿出来了,看半天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库房里还有晒干的柰花,弄完这个找出来。”

  等把阵仗摆好了,桂花树下,秋天的微风带来一阵阵的凉意。

  石桌子,石凳子,摆上红色的小泥炉,上面的水壶噗噗的冒着水气。

  蔡嘉上这样的美人儿乖乖的坐在她的对面。

  赏花,赏美人,赏茶!

  李冬儿拈了一小撮茶叶入了琉璃杯。

  拎起天青色的水壶缓缓的把热水注入杯中,滚烫的水一下,原本卷曲暗色的茶叶仿佛伸了个懒腰,既慢且缓的在杯子里缱绻舒展。

  颜色也从暗色变得绿意盎然。水雾蒸腾下徐徐在杯底升起,最后在杯子上方开出了嫩绿色的春天。

  “喝一口试试,有点烫,要吹一下。”李冬儿看蔡嘉上呆呆的看着杯子,建议道。

  “莫嗔焙茶烟暗。”蔡嘉上拈了琉璃杯,轻轻的道了一句。

  “却喜晒谷天晴。”李冬儿也给自己冲了一杯,回应了蔡嘉上一句。

  “如果没有炒过茶,可能还真理解不了张诗人的意思。”

  “所以,凡事还是要经历一二,张继张诗人的一生,虽只寥寥几句,但看他的诗,也能推测一二。”

  “嗯,以前我不知道茶还要这么浓烟重火的,以前我也不知道农家为什么种田既盼着下雨又盼着天晴。”蔡嘉上又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好喝,有点竹叶的清香,也有茶的微苦,喝下去还有点回甘!”

  “嗯,再加上一两朵柰花试一下,杜太后给的,香得不行!”李冬儿把干花的盒子推到蔡嘉上面前示意她拿夹子取花。

  柰花就是后世的茉莉花,相比后世的花香还要更浓郁一些,汴京里拿来插上衣襟上取其香味。

  她某次进宫跟杜太后提了一句,可以做成干花,后来杜太后就让人做了赏了一盒子给她。

  到了今天,终于可以用上了,茉莉香片啊,配琉璃杯再合适不过了。

  “好的,舅母,我试试看!”

  蔡嘉上先闻了闻味道,才投了一朵进杯子里。

  “怎么样?”

  “我觉得还是素茶更好,柰花的味道太过霸道,一下就把素茶的竹叶香给抢了。不过,如果没有喝素茶在先,我也会觉得这个好喝,特别的香,贺楼能卖!我爹有时候出去喝酒带回家一身香气,这种齿颊留香的会更受那些附庸风雅的人喜欢。素茶我觉得也能做,就是得用琉璃杯,拿来看!”

  “对啦!!就是这个意思!”

  李冬儿一拍手,说起贺楼里的东西,也就能跟蔡嘉上商量一二。

  儿子跟关羽长都派不上用处,脑子里死活没有那根筋。

  两个人就着这茶要怎么折腾研究到一半的时候,胡老管家过来了。

  “夫人,这是近期的邸报,还有大姑奶奶的信,还有京城赵兄弟的信。”嘀嗒小说网

  “哦,好,放着吧。”

  “嘉姐儿你看看你娘写了什么。我要看看那位兄弟的信。”

  关羽长去了夹马营,把九寿也带走了,李冬儿无事一身轻。

  但赵匡胤的信还是要先看一看的,怎么着都是一国之猪,得敬着!

  蔡嘉上不一会儿就把关可人的信看完,抬头就见李冬儿的表情不甚美妙。

  “官家说什么了?”

  “官家要来!!!!”

第二百二十八章 喝茶的意境(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