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吃饱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最后最快同时报出答案的就是蔡嘉上跟五郎。

  “三亩地。”蔡嘉上答。

  “三亩四分地。”五郎答。

  “我没算税钱。”蔡嘉上补充。

  “我把税钱算进去了。”五郎几乎同时也说了一句。

  “嗯,都算得对,像咱家,有九寿,不用交税,像蔡家,有官身,也不用交,就是嘉姐儿的数,普通人家就是五郎的数。”

  “孙铜锁家只有五亩地,五个人,怪不得孙大柱要上山。”六郎感慨。

  孙铜锁去工地帮工他遇到过,小身板,推着装东西的独轮车,东倒西歪的,看得人心惊胆战。

  “我们家人更多,以前也是五亩地吧?”七郎不确定的看了一下李冬儿。

  “是的,咱家以前五亩地。”

  李冬儿答了,又说道:

  “一个人要三亩地才能吃饱,这里其实还有很多没算进去,是贫地还是良田,老天爷赏不赏脸,旱了,涝了,长虫子了,这收成都很难说。”

  “且稻子还要去壳,出米只有六七成,一个人有三亩地都说不上真能吃饱。普通人家更没有那么多地。”

  李冬儿学农业,粮食经济必修,除了她现在说的这些,还有战乱,疫情。ŴŴŴ.mt1988.com

  就算一切顺当,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大家一起丰收了,也面临粮价低贱的可能。

  粮贱伤农。

  只是这个真不是她能够控制的了,属于朝廷宏观调控的问题,是赵匡胤的事了。

  她省得说出来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人活着也不是仅仅吃一项,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还有生老病死,都是大头。

  “我们能活到这么大,也真是挺费劲了。”关四郎总结了一句。

  他跟前面三个哥哥跟李冬儿一起熬过来。

  地里粮食不够吃,原来老院子的边上只要有点地,就都种了东西,黄豆黑豆绿豆白豆,豇豆,瓜果,菜苗。

  最经常吃杂豆饭,豆子加糙米。

  一斤稻子只能出五两多的精米,但糙米就能多一两。

  麦子也是,粗麦面比白面

第六十六章 吃饱(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