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熊掌的典故」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蛮、南蛮、楚猴等也是中原文化圈子里鄙视楚国而流传出来的外号。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说楚人是~南蛮鴃舌之人,通俗的说,就是说鸟语的南方蛮人。把楚国划在中国的范围之外。

  而圣人孔子在编修最著名的《诗经》时,十五国风里没有收录~楚风。

  【几句题外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流文化对于非我族类的排斥自古有之,文化人刻薄起来也非常刻薄。

  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这四个名称合称为四夷。夷人是一种蔑称。东西南北鄙视个一溜够这事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还发明了各种字眼来称呼他们看不起的外边人,哪怕到了晚清,外国人也皆被称为夷人。mt1988.com

  1858年,清朝和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因夷人的强烈抗议,后来才逐渐用洋人代替夷人一词。

  此后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走向了崇洋媚外。】

  说回楚国。

  楚国很抗造,无论中原主流地区怎么黑,它只信奉一个真理,拳头大才是正经事,从最开始封地只是湖北开始,通过吞并别的诸侯国,慢慢的占了半个中国。

  中原地区战乱纷争,吞并别的国家这事,天天都有发生,但打仗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说法,楚国人则不。

  三十五年,楚国伐随国。随国曰:“我无罪。”楚国曰:“我蛮夷也。

  楚王说得这句话,演变成后来的一句话~我本蛮夷。

  通俗地讲就是你们不是说我是流氓么,我就特么的是流氓了,怕过谁!打你就是打你了,管你有罪无罪。

  楚国实力强,拳头大,对外扩张显得有些肆无忌惮,又加上不讲俗礼,很快就将势力延伸到整个江淮流域,楚国的侵略性,让楚国成了当时所有诸侯国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黑的一种存在。

  韩,赵,燕,魏,楚,齐这个顺序是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

小科普「熊掌的典故」(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