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说的事交给了蔡嘉上,自己美滋滋的泡起了茶,听着蔡嘉上有条有理的跟赵匡胤讲现在科考的问题,补充了最眼前的例子。M.mt1988.com
“像吕蒙正,省试没过,回家又考了一次解试,可再下一次省试的钱就拿不出来了。这还算是近的,他家就洛阳的。”
“时间是真不宽裕。”赵匡胤算了算,也觉得有点着急。“把时间放宽?可这样每年就没有新的官员补充进来了,现在哪里都缺人。”
“我跟舅母都觉得可以把录取的数量加一倍到一倍半,就长期来算还是一样的,只是这个一些世家兴许不太乐意。
退而求其次,那就在省试时,京城里能有专门给读书人借住的地方。起码可以省了住所的费用。”
“后面这个不妥,除了住,还有吃食安置的抛费,不能做长久之计。”
阿离比赵匡胤更熟悉京城里的用度,一天少说五十到一百文总是要的,挣钱虽说不难,但有挣钱的时间就没读书的时间,等于白呆。
“那就唯有更改时间,两年?三年?”
赵匡胤点头又问。
“两年还是三年,官家还是找朝里的人商议一二,我们毕竟是纸上谈兵,一个科举怎么考下来,还是他们更清楚一些。”
李冬儿往每个的茶杯里倒了滚水冲茶,接口说道。
“那就先暂定两年,嘉姐儿接着说。”赵匡胤拍板。
“好,那就以两年来说。
解试跟省试虽然说,两年一试加倍录取,可这一两年间,总还是有地方缺人。
而且过了解试,省试不过又得重头再来一次解试,这不太合乎情理,读过的书,难道一年之内就没了么,更何况还要继续备考。
不如解试一过就给个名头,像汉朝那会的秀才,这部分人就可以直接在地方做个小官小令。既有了进项也还可以继续备考省试。愿意偏安一隅的在地方如果可以做好实务,升迁上来就是能臣。”
“这个好!”赵匡胤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赞道。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石村首届重大会议(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