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区适应适应。以后应了景儿,再南下天竺中南部部地区,建立属于他的藩国。
花剌子模在这个时代,就比较荒凉了。朱标任命邓愈的次子邓铭,为花剌子模大都督。以大不里士之战中的大将杨璟之子杨通,为花剌子模布政使。
贵霜行省承前启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称得上富庶。朱标任命张玉为贵霜行省大都督,汤和的长子汤鼎为贵霜行省布政使。
总的来说,经过近两年的大杀特杀,这七大行省都依旧算不得多么稳固。无论是处理一行省军政的大都督,还是一行省民政的布政使,都是以武将为主,仅仅王璞一人算是文官。以后,大明会派遣文官,逐渐充实这里的官府。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这里的文武才能真正达到平衡。
另外,这些大都督、参政,大部分都是大明的武将二代了。一方面,是为了给这些人的父辈有个交代。另外一方面,也算为大明帝国提拔后备人才。
对了,朱标和朱元璋商量了一下,调了大批,建国以来有功将士的子弟,前往这七大行省为官。
再富庶,也是异域他乡的偏远省份啊!
只要肯来,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官宦子弟,大明朝廷都尽量给予优厚的待遇。
什么时候,这地方的华夏人口超过七成了,朱标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不管怎么说吧,大明在这七大行省留下了两百多万的军人和武装民夫,甚至包括两位皇家郡王,以及一位国公。
一切安排完毕,朱标才率领率领百万人踏上了归程。
越过葱岭之后,这百万众就不断回归本部或者直接回乡,等到了南京城外时,朱标身边只有五万人左右了。
第521章 拓地七省,战后安排(第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