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了起来,向着朱元璋深深一躬,道:“如果上位要招募敢死之士诈降陈友谅,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

  张志雄、王胜、张兴祖、赵庸……好么,一下子十来员战将站了出来,要求参与这场诈降行动。

  莫误会,这里面绝大多数不是为了吴国,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陈汉降将。

  换言之,他们是徐寿辉、赵普胜、倪文俊的旧部。、

  这些人甘冒奇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原来的主君或者朋友,报那血海深仇。

  “诸位爱卿真是忠勇可嘉,不过么……”

  朱元璋有些犹豫。

  他倒不是害怕失去这些战将,而是觉得未必如丁普郎所言,此事有两三分成功的可能。

  陈友谅别的方面不大行,但论起阴人来可是行家。这些陈汉旧将前去诈降,恐怕一成成功的可能都没有!

  要不要用十几员大将的性命,赌那个极为微小的胜利可能呢?似乎不大划算啊!

  最终,朱元璋还是向朱标看来,问道:“标儿,你怎么看?”

  “我以为…”朱标朗声道:“陈友谅狡诈凶残,诈降之计,绝不可行。但是,明天用火药,对陈友谅行火攻之计,还是可以考虑的。”

  俞通海道:“但是,咱们的火药船,靠近不了陈汉战舰怎么办?”

  “这有何难?”朱标眉毛一挑,道:“没有了诈降之计,这不是还有……东北风么?”

  确实,东北风才是关键!

  后世之人对赤壁之战的几个故事简直耳熟能详,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庞统巧献连环计、借东风、黄盖诈降、华容道……等等。

  但这些故事,有些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有些是《三国演义》编的。

  比如,黄盖诈降、周瑜火烧赤壁,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借东风、连环计、草船借箭,就都是罗贯中杜撰的。

  而现在,罗贯中还在张士诚那边当幕僚呢,《三国演义》当然也就没有问世。

  这些吴国大将,听人说书讲古,很容易就想到了黄盖诈降,以及火攻之计,却忘记了赤壁之战中,那场至关重要的东南风!

  吴国的文臣们呢?

  他们倒是能想到东风。

  但是,现在鄱阳湖正处于秋夏之交,风向太乱了。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刮什么方向的风的可能都有,一日数变!

  而要想成功利用风力加快船只速度,达到尽快接近陈友谅战船的目的,必须得刮东北风。而且,这风还必须得足够大!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儿啊?

  如此军国大事,刘基等人岂敢信口开河?

  事实上,在历史上的鄱阳湖之战中,根本就没人提出什么利用

第63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