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十日之后,一个五十岁上下,身形瘦高,相貌清癯,气质温文儒雅的男子,来到了应天城吴国公府,面见朱元璋。

  “在下刘伯温,参见吴国公!”

  “免礼!刘先生免礼!”朱元璋几步走到刘伯温面前,以手相搀,道:“咱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刘先生盼来了!来,坐,刘先生快坐啊!”

  “谢吴国公!”

  说话间,朱元璋已经将刘伯温让到一张方桌前就坐。

  略微寒暄了几句后,朱元璋一边亲自给刘伯温沏了一杯茶,一边开始了正题。

  “咱听李善长讲古,说这个新莽时期,天下大乱。伏波将军马援对汉武帝刘秀说:‘当今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现在这世道,恐怕比新莽年间更乱。刘先生择主而侍,实在是理所应当。那么,你现在就考考咱,且看看,咱值不值得辅佐?有没有明君之潜力?”

  刘伯温微微欠了欠身子,道:“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敢问吴国公以为,自己何以得天下呢?”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道:“当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吴国公究竟是如何得民心的呢?”

  “咱顺天应人,反元起义!”M.mt1988.com

  “顺天应人,反元起义?”刘伯温不以为然地道:“天下所有义军,尽皆顺天应人反元起义。而且,反元首义乃是方国珍。如今反元声势最大者,乃是吴国公名义上的主君小明王。就是那平江张士诚,也曾经死守高邮城,挫败百万元军的进攻,立功非小。论起反元之大义来,似乎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吴国公您吧?”

  朱元璋楞了一下,有点尴尬,对方说的好像是挺有道理,于是只能换个角度说道:“咱还轻徭薄赋,劝农劝桑,体恤百姓!”

  刘伯温微微摇头,道:“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平江的张士诚,似乎比吴国公做得更好些。”

  朱元璋有点急了:“咱还招揽贤才,礼贤下士呢!李善长、孙炎、朱升、夏煜、杨宪,这些贤才,都愿意为咱效力。”

  刘伯温笑吟吟地道:“但是,张士诚麾下,也有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读书人辅佐。学生以为,这些人的才干,不在

第14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