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钱者,财之权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明了交子……也可以看做是后来的纸钞。”

  李善长摇头,道:“纸钞不行。大元就是用纸钞的。结果,不到百年,纸钞贬值了几千倍。完全成了盘剥百姓的手段。”

  刘伯温道:“还有一点,就是节流了。其实,大宋铸的铜钱,不仅大宋用,附近的高丽、扶桑,乃至于西夏、辽国,都在用。大宋朝廷曾经命令,严禁携带任何铜钱出境。”

  “那就更不妥了。”胡惟庸道“没有铜钱出海,如何海贸?没有海贸,咱们连本来能赚的那几百万都没有了,岂不更加钱荒?对了……太子殿下……”

  顿了顿,胡惟庸向着朱标微微躬身,道:“殿下总管海贸之事,使我大明每年多了四百万的金银收入,远迈前代。敢问殿下,有没有可能,每年再多个几百万两的金银,以缓解我大明钱荒呢?”

  “海贸就别指望了。”朱标摇头,道:“不是海上贸易无法增加,而是海外的金银也不多了。实话实说,现在我大明,每年有四百万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过几年,恐怕连这个数也没有。”

  这话是真的。

  历史上,大明之所以能实现银本位,是因为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现在,航海大时代还没开启,美洲还没被发现呢,哪来的那么多金银啊?

  现在大明一年能有四百万海贸收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是朱标在拿无数奢侈品,涸泽而渔了。

  以至于现在,很多海外国家,虽然不是盛世,但因为贵金属的大量流出,出现了比大明更严重的钱荒。

  众人虽然不懂这么多详细的道理。但也知道,从穷鬼身上是榨不出油的。

  朱元璋微微皱眉,轻敲着御案,道:“大唐年间,布贵粮贱,布帛本身就能当钱用。后来布帛太便宜了,百姓不认,已经不能当钱用了。纸钞的弊病,前元就是前车之鉴,也不可行。只允许金银铜流入,不准流出,太一厢情愿了,更不可能。难道……我大明的钱荒,就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了吗?”

  说话间,他向着朱标看来。

  “钱荒”的问题,古往今来,无数智者绞尽脑汁都未曾真正解决过。或者说,“钱荒”的解决办法,一直是国家由盛转衰——物资不足,“钱荒”自然也就没有了。

  如今,一向能发前人所未发,一向能够“另辟蹊径”解决难题的儿子朱标,能不能继续给他带来惊喜呢?

  朱标道:“儿臣以为,要解决钱荒这个问题,首先要想明白的是,钱是什么。”

  “是什么?”

  “秦汉时,钱是金、铜钱和布帛。唐时,钱就是金、银、铜钱和布帛。宋时钱是金、银、铜钱、交子,布帛算不算钱就得两说。元时,钱是金、银、铜钱、纸钞,这些东西里面又以纸钞为主,其他钱币一度不准通行。到了我大明,钱又只有金、银、铜钱了。现在问题来了金、银、铜,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儿臣以为:身上衣,口中食,居之屋,才是真正的‘财’。钱本

第451章 钱者,财之权也(第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