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眼镜魅力,华夏皇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没错,就是眼镜!

  华夏在先秦时期,曾经有护目镜出现。在《墨子》中,甚至记载了凹镜和凸镜的原理。似乎,华夏人很快就要戳破那层窗户纸,制出近视镜和老花镜了。

  然而,事实上,这层窗户纸不是那么好戳破的。

  直到南宋时期,华夏才出现了老花镜的原型,。嘀嗒小说网

  宋朝赵希鹄的《洞天清录》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很显然,叆叇,就是老花镜。

  宋代的《暇日记》中,还有一个记载:“史沆断狱,取水晶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晶承目照之则见。”

  很显然,这里“水晶承目”,也是一种老花镜或者近视镜。

  不过,那时候的眼镜,不是架在鼻梁上的,而是单独一个镜片,类似后世放大镜的东西。

  用这种眼镜来看书,长时间使用多么不方便,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

  非但如此,这时候的人对于度数还没什么研究,制出的镜片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对了,还别看不起这个“聊胜于无”。到了元代,连这种聊胜于无的镜片的记载,都消失不见了。,、

  其实,仔细想想,眼镜在华夏发展如此之慢,也并不奇怪。

  华夏没玻璃!

  专靠水晶研磨眼镜,得多高的花费?谁用得起?

  少数用得起的人,又有几个是近视呢?

  到了元代,九儒十丐,读书人的地位更低。对近视镜有需要的人,越发少了。

  需求不足,自然也就没有发明的动力。

  对了,其实西方的玻璃最初也是很贵的。所以,直到十三世纪中期,西方才发明了第一幅眼镜。后来,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西方的眼镜慢慢传入了大明。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只是明朝初期,别说类似后世眼镜的东西了,连那种单片的度数极其随意的近视镜老花镜都没有。

  而朱元璋呢?

  年纪大了,早就得了老花眼。他越来越倦政,越来越不喜欢看奏章,眼睛老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朱标用了十天时间,让手下的能工巧匠磨出了各种度数的镜片,做出了一百二十副眼镜,送到朱元璋面前。

  这一百二十副眼镜,不但各种度数的近视镜远视镜都有,连两眼不同度数的眼镜都有!

  朱元璋轻而易

第450章 眼镜魅力,华夏皇帝(第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